对于孩子来说,有一起玩得来的人,获得朋友,是孩子拥有相对清晰的自我意识之后,在往后的各个成长阶段,都蛮重要的精神需求。而幼儿园对于多数孩子来说,都是拥有朋友的一个起点。
从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中,通过交友,孩子不仅能与其它小朋友结为伙伴,培养相处与沟通的能力,也能让自己的心智变得更为完善,在家庭与课堂之外,扩展出更多元的,对于自己所处的世界的认知,在小小年纪与「友谊」建立起最初的关联,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通过结识和与园中不同的小朋友建立联系,成为玩伴,结为朋友,在家庭关系之外,孩子透过自己所接触的这些小家伙们,领略到人的多样性,一点点熟悉同龄人身上的种种相同的特点,以及各异的性格,并且,也不时地会跟风学样。
在生活中,通过频繁的相处,更多的互动与交流,也能逐渐地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让孩子解锁初步的社交能力(Social Skills)。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孩子在待人接物上,会变得更有「情商」。
此外,从小到大的经历中,很显然的一个经验就是,无论是家人的羁绊,还是友谊的关联,能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时,变得更为沉得住气,能用更好的心态去应对。而友谊所带来的那些鼓励、欣赏和关怀,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青春期的叛逆阶段,容易有孤独煎熬的时候。
孩子虽然未必有那么多复杂的思虑和需要面对多么难解的困境,但也自有自己的烦恼和麻烦。这时,朋友,哪怕是来自朋友的一个小小肯定,对孩子而言,可能也是很具份量的事。这让小朋友可以在被忽视、冷落乃至被伤害的时候,给予自己坚持的力量。
那,作为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能在幼儿园里,交到朋友,与其它孩子更好地相处,更愉快地玩耍呢?
融入环境
对于初入园的幼儿园新生,想必在开学前,爸爸妈妈们就多多少少在为孩子做热身了。当然,所谓热身往往也没法面面俱到,因而实际在开学季这一阵还是在当救火队员。
孩子们要面对的难题很多,多数所谓「难题」未必是难解的,只是一下子被放到一个从看护者到伙伴再到场所都与往日全然不同的环境,在缓和心理状态(比如分离焦虑)需要不少的时间,他们也要立即着手去学习校园生活的种种基本规则。从吃饭午睡到游戏,都需要小脑瓜去尝试着一点点适应。
有时,对相对内向的孩子,他们之所以没好好交朋友,也是因为被诸多还未熟悉的事所牵扯着的关系;当然,另一个角度来说,结对玩耍可能也是逃避现状的好方法。通过老师主导、家长协助之下,按部就班地学习,他们在能适应新的节奏,也就有更多的心力去玩耍和结交朋友了。
缓解焦虑
别看孩子小,对事情却门儿清。孩子对当下的处境,往往心里也有一点清晰的认识。
他很希望同别的孩子一块玩,但又不知怎么去加入其中;要么就是,由于缺乏技巧,他的莽撞让一块玩的小朋友觉得不愉快。
无论是在交往过程中,被拒绝也好,是被忽略,或者遭遇冲突,藏不住事的孩子也往往会把心思与情绪凸显到日常行动之中,比如哭,比如排斥去幼儿园等等,这时家长要能安抚好孩子的不安,告诉他,一方面,这只是暂时的,其它孩子也未必有恶意;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讲一些故事,带孩子去户外,或者一起做亲子游戏的方式,来转移或释放掉一些 ta 当下的消极心态。更长远的说,培养个人的爱好与特长,就算一时之间是独自一人的状态,也不会过于孤单。毕竟,怎么说,在家也还有爸爸妈妈陪伴着~
社交练习
没有谁天生就会社交。很多人到了成年对于交往朋友,对于与他人建立友谊,也还是懵懂茫然的或手足无措的。
交朋友,虽然不似描摹文字那样,是一件很容易能获得清晰的反馈的事——画的流畅与歪歪扭扭一眼就看得明明白白,却也遵循着一些基本规律。当然,对于孩子来说,完全不需要去设想的很复杂,关键在于,让孩子能够相对自然地表达出来,尽量的,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好自己的想法,然后在一些具体的方面有所注意就好,当然,尽量避免前面提到的鲁莽的状况。
表达方面,除了日常需要家长和老师留意的,表达时口齿清晰,咬字准确一点。孩子在家的时候,家长可以多配合孩子做自我介绍,以及收集一些与此相关的素材,无论是自己的房间,喜欢的玩具,喜欢的食物,可以不时提醒。另外,更好的当然是做角色扮演游戏,通过让孩子扮演不同身份的人物,结合一些道具,可以让孩子掌握更多的词汇以及拥有更多的话题。
在实际的相处过程中,需要给孩子强调的点,可能相对比较琐碎,比如,记得笑,比如与新朋友可以尝试握手,会作出「很高兴认识你」这样的表达。此外,还有尝试接触其它小朋友时要学会的,比如,会开口称赞其它孩子;对幼儿园里的种种,如果不懂,又有好奇心的话,可以尝试去询问其它小朋友或者老师,久而久之,孩子也能更愿意去开口表达,也会更容易被其它小朋友接受。
创造机会
在时间与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与其它家长和小朋友互动起来。无论是通过家长会,游园活动与户外游玩等活动,与自家小朋友班的家长及家庭建立联系,通过网络闲聊熟络之后不定期地约起来,组织下家庭聚会一块玩,让孩子们能多些校外时间的相处与了解。无论是逛公园,去博物馆还是野外,乃至在快餐店,孩子们都能玩得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