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因为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还是一张白纸,而这个世界又是如此的丰富复杂。当天真的他们遇到复杂的世界之时,无数的困惑也就使他们产生了无穷的好奇心。好奇心对于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们的好奇心呢?
1、积极回应问题 及时给以解答
“螃蟹为什么会横着爬?”“太阳怎么不掉下来呢?”……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他和成人的对话中增加了许多的问号,“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等类似的问题五花八门,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搞得大人很头疼。其实这种追根究底的精神,正是智力教育的精髓。成人应给予支持和引导。
注意倾听,做忠实的听众。倾听是对孩子好奇心的最好支持。孩子问问题的时候,成人采取不理睬、厌烦甚至嘲笑的态度是错误的。一些研究表明,正是由于大人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沮丧,从而放弃了对问题的提问,使孩子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泯灭了。因此,切忌“你怎么这么烦呢!”“你没看我正忙着吗,一边玩去!”“你真傻!”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孩子提问题的时候,你应该放下手头的事情,做出注意倾听孩子说话的姿态:弯下腰,目光注视孩子,用点头和微笑鼓励他,并且用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兴趣,如:“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哦!”“是吗?”等。
2、尊重好奇心 满足收集欲
为什么在大人眼里平淡无奇,甚至是“破烂”的东西,却是孩子心中的宝贝呢?其实孩子收集“破烂”的行为,表现出他对大自然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孩子的眼里,普通的一颗小石子就是一粒闪光的宝石,如果成人轻率地将这些看来毫无价值的东西扔掉,就有可能扼杀孩子的好奇心。何不因势利导,充分发挥这些“宝贝”的价值呢?以下做法供你参考:
和孩子一起制作收集册。挑选一本厚重的册子,和孩子一起将捡来的树叶、花朵等固定在册子上,并帮助孩子写出名称或者捡拾的地点。如果孩子感兴趣,还可以引导他去了解树叶、花朵的名称,比较其异同点。日积月累,孩子在无形中丰富和扩展了自然知识。
建立一个小型的展览中心。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利用窗台、架子或者开辟出房间的一个角落,专门存放孩子收集来的各样东西。和孩子一起分门别类地将收集品摆放起来,并用标签加以说明。
3、正视小破坏 善待好奇心
爱迪生小时候是个十分淘气的孩子。有一天,他对青草不会燃烧,而枯草却可以燃烧感到怀疑,于是自己跑到仓库里,用火点燃了干草堆,实地试验一下,不料却酿成了火灾,把父亲囤积的草料付之一炬。生活中孩子们的破坏行为也很多,拆、毁物品,屡见不鲜。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这种行为正是他好奇心的表现,把玩具汽车拆开是因为他想知道汽车里面是什么样的,是什么会使汽车转动,如果把轱辘下来,汽车会怎样?孩子的头脑中充满了新奇的念头,于是他会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因此成人不能轻率地将孩子的某些违规行为定性为“破坏”,而应该真诚地相信每个孩子都怀有良好的愿望。同时设法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看到他真实的需求和动机。在肯定和鼓励孩子探索行为的基础上讲清道理,给他提供问题的答案,满足他的好奇心。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多提供一些廉价。安全的玩具,让孩子尽情地探究和摆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