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虽然以自我为中心,但不代表家长一定要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也不能放任孩子乱来。这时候制定规矩就很重要,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怎么立规矩孩子才会听呢?
1.规矩要简单、具体
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父母讲的长篇大论,我们是不是一个字也没听进去?所以,给孩子立规矩,一定要简单、直接,否则说了一大堆,孩子也听不懂。
而且定的规矩一定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比如每天都要刷牙洗澡;每天都要九点钟睡觉;每天都要乖乖吃饭等等。
让两岁的孩子学绑鞋带,他不会绑,懊恼自责,再被大人责骂“蠢笨”,情志就是这样被损伤的。
3岁的孩子过早地接触识字、算数、英语等小学知识,过早地给他太大压力,我个人也是不赞同的。
2.家长要以身作则
孩子潜意识里会有对父母的崇拜和模仿心理,父母给孩子制定了规矩,自己却不遵守,也会影响到孩子。
想要孩子守规矩,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不让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自己又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孩子怎么会服气?怎么会遵守规矩呢?
3.奖励?有,但不一定是物质奖励
每当孩子做对了一件事,我都希望家长能不吝于奖励——尤其是语言和肢体动作的奖励。
如何夸奖孩子,也要讲究语言的艺术。空洞的夸奖,次数多了,孩子当然会听出端倪。
真心的夸奖应该是:先描述孩子进步的、正确的行为,表示你的进步我都看在眼里;再大声地予以夸赞,并给出一个不超过孩子能力范围的期许。
我不建议给孩子物质奖励,激励他去完成一些目标或规范行为。如果孩子主动提出要求,想要某样东西作为奖励,建议家长把握好满足愿望的频率,比如,孩子提出3次要求,可以满足其中1次。
孩子如同初升的太阳,虽然娇弱,但生机勃勃,有着无限的可能。孩子如何茁壮成长,主要看家长的养育方法是否妥当。其实,养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光是情志呵护,就有那么多需要家长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