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幼儿园里小朋友容易“中招”。如何防治流感,真让爸爸妈妈操碎了心。
有咳嗽、流鼻涕的症状,就是感冒了吗?
医生介绍,有的时候,孩子身体遇到环境变化时会产生一些自然反应,比如空气中粉尘较多、湿度高,或是气温突然有剧烈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宝宝呼吸道的反应,不一定就是感冒。
对于有呼吸道症状的孩子,我们的应对可以遵照一些原则,那就是注意孩子的一般状况,同时根据一些常见症状进行对症处理。比如孩子初现鼻塞、流涕及咳嗽等感冒症状时,可以让孩子多喝水、多休息、注意监测体温变化、观察咳嗽有无加重趋势。必要时可以口服一些退热药或止咳化痰药物。大部分感冒会持续一周,也有约10%的病人要持续2周。但在这期间要注意持续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烧了,3个月以内的宝宝不管什么原因都应该去医院,2岁以内孩子持续发烧超过24小时,2岁以上的孩子持续发烧超过3天,或者孩子体温反复超过40°应该及时去医院。另外,孩子如果呼吸急促、困难也应该及时去医院。由于免疫系统不完善,儿童“中招”比较常见,2岁以内的孩子一年8-10次出现感冒症状都是正常的,大部分人得了流感持续几天到几周也多能自愈,所以得了“感冒”并没有那么可怕。
预防流感要注意什么?
1、预防流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建议勤洗手,定期清洗孩子的玩具,尽量让孩子不去摸口、鼻、眼睛。由于大人也有可能把病毒带回家里,因此家人也要勤洗手、勤漱口、勤给房间通风,以免将病菌传染给孩子。
2、气温骤降时,合理地给宝宝增添衣物。儿童活泼好动,新陈代谢旺盛,活动后衣服容易被汗湿,更容易引起感冒。
3、补充水分,多吃瓜果蔬菜等。秋冬季节,孩子的饮食应当清淡,可适当摄入营养食物,要少吃辛辣食物和油炸食物,多吃粗粮和温补食物。
4、多晒太阳多运动,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可减少病毒传播。紫外线能够消灭部分病毒,多运动多晒太阳还有助于增加宝宝抵抗力和免疫力,让宝宝更加健康。